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执意关税大棒政策正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图:BBC)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执意关税大棒政策正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图:BBC)

澳洲都市报4月10日报道 记者:计匹体

当俄乌战争的炮火仍在硝烟弥漫之际,一场由美利坚国发起的2025年全球贸易战亦有了持续升级态势。

昨日,中国财政部宣布,自周四(4月10日)中午起将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总税率提高至84% 。这一对等反制措施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再次上调对华关税之后推出的,凸显全球两大经济体间的贸易博弈正进一步升级 。中方在声明中措辞强硬,指责美方奉行“经济霸凌”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执意关税大棒政策正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图:BBC)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执意关税大棒政策正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图:BBC)

上述事件宣布的数小时前,美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了高达104%的惩罚性关税 。美方同时对数十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标志着特朗普颠覆全球贸易体系的行动进入了新阶段 。这一系列极端措施令全球市场震荡,加剧了各界对世界经济衰退的担忧 。

这番中美互征关税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到似曾相识。2018年,特朗普首任美国总统任期内,中美之间就曾上演过一轮类似的贸易关税大战,跌宕起伏的外贸外交战期间呈现出诸多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逻辑和耐人寻味的记忆。

回顾:特朗普首任期的贸易战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以缩减对华贸易逆差和应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为由,挑起了中美贸易战。

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中国政府同日对等对价值3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作为回应 。

此后几个月里,美国再分两批对总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中方亦实施同等规模的报复措施 。到2018年9月,美方进一步宣布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则同步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反制 。

贸易冲突在2019年继续升级。2019年5月10日,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提高到25% 。作为回应,中方宣布自当年6月1日起把对约600亿美元美国输华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最高25% 。

尽管双方其后多次尝试重启谈判,贸易战仍在此阶段陷入拉锯僵局,互不相让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年底。

直到2020年1月,中美双方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关税战按下暂停键 。根据协议,中国承诺扩大采购美国产品,美方则取消部分原定于当年实施的新关税,并下调部分加征税率。

然而,大部分双边加征关税措施仍被保留,贸易战只是暂时偃旗息鼓,并未彻底解决双方的深层次矛盾。特朗普任期结束时,中美关系依旧紧绷。然而,卸任后的特朗普依然心不死,决意未改,这也为今日冲突的再度爆发埋下了伏笔。

复盘,时代大国博弈中的角色扮演与新时代现象

回顾上一轮贸易战,可以发现几大规律性现象反复出现:

  • 面子与里子皆不让步:在大国博弈中,双方在“面子”(国家威望与政治姿态)和“里子”(实际经济利益)两个层面都寸步不让。贸易战期间,美方高喊“美国不再被占便宜”,强调捍卫自身利益;中方则强调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拒绝在原则问题上让步。这种双重强硬立场使得谈判难以让任何一方轻易屈服。
  • 民意裹挟下的舆论战:贸易战不仅是经济较量,也是一场舆论攻防战。双方领导人都深知国内民意的重要性,努力通过强硬言论塑造对己有利的舆论氛围。特朗普频繁在社交媒体上放话,声称“中国也非常想达成协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在等他们的电话,这事一定会发生!” ;中国官媒则高调宣示要“斗争到底”,誓言“坚决采取反制措施”来回应美方挑衅 。这种各说各话的喊话既是向对方施压的谈判策略,也是向本国公众展示强硬姿态,以迎合民族主义情绪。
  • 谈判拉锯与策略博弈:上一轮贸易战本身就是一场漫长的谈判拉锯战。美中经历了多轮磋商的起起落落,几度谈而不拢又重启谈判;过程中美方不断以追加关税施压,中方则采取拖延战术以等待更有利的时机,双方轮番试探对方底线。即便最终达成协议,那也往往只是暂时停火的权宜之计,无法真正化解深层分歧。

当前局势与未来走向

如今这场美中交锋的烈度已远超以往,冲击力也更为强劲。双方将关税动辄提高到80%甚至破百的空前水平,几乎切断正常的贸易往来。

美国甚至将关税制裁扩散到越南、柬埔寨等第三国 ,意味着任何试图绕开中美直接对抗的供应链也无法幸免。这些冲击正撼动全球贸易秩序,并加剧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

可以预见,这场经济战带来的破坏性将比以往更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

目前来看,这场升级的经济战已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偃旗息鼓,甚至可能旷日持久。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美要在短期内重回谈判轨道希望渺茫,除非特朗普或中国最高层在关键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 。

然而双方均骑虎难下:特朗普一贯以对华强硬著称,此时退让无异于自损其政治“面子”;中国则更不可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妥协。双方强硬态势的相互强化,使得冲突难以缓和。

更深层次而言,如果美中经贸“脱钩”的趋势持续下去,全球产业链将面临被迫重构,甚至可能分裂成彼此隔离的阵营。

从澳洲本国立场来看,虽然也被卷入这场争端,但已显现出亦步亦趋,分歧不断,招架不住的心态。恐怕今后也会疲于应对,最终缴械。而中美之间的交锋,澳大利亚并没有丝毫的话语权。全球而言,没有一股单一力量能左右或平息这场争端。两国领导人的智慧、决策力及国家硬实力,也将在此后一幕幕展现。

对于二战后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来说,这无疑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震荡。这场贸易与经济之战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收场,其余波可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冲击世界经济。

联合作者

  • Staff Image
    《澳洲都市报》特约撰稿人 擅长LLM多模型运用  
  • Staff Image
    孔博 主编 | 澳洲都市报采编组
前一篇亚航开通阿德莱德至巴厘岛新航线 直飞航班单程199澳元起
下一篇维珍澳洲向6.1万名乘客退还多收费用 因票价系统错误所致

3 评论

  1. 中方的拖字诀上次贸易战中挺有效,过程中假装让步,不过谈来谈不谈不拢,结果拖到懂王卸任这正是想要的结果

回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